本年首5個月接49宗電騙涉內地生 入境處稱簽證無特別獲批渠道

警方今年首5個月錄得49宗涉及內地大學生的電話騙案,比去年同期下跌近四成;損失金額大約4400萬元,較去年同期下跌近四成。不過,最近錄得案件的損失金額有增加,反詐騙協調中心在本月10日接獲的個案,損失更超過1000萬元。 這宗案件的受害人今年4月開始收到騙徒假冒官員的電話,受害人相信了騙徒的說話,沒有向家人或朋友透露,並在3個月內多次向騙徒轉帳共1000萬元。 警方早前聯同入境處、國家移民局及國家反詐中心聯合製作防騙影片,講述「港漂生」容易受騙的四類騙案類型,分別是求職騙案、假冒官員電話騙案、黑中介騙案和租房騙案。片段已於上月中推送各社交媒體,內地當局準備在開學前在辦證及出入境大廳播放。 警方亦已向銀行業界、地產業界前線員工派發最新宣傳品,希望學生在開戶口、租屋時獲取防騙資訊;各警區將為各大學舉辦開學前防騙講座及活動;因應最新騙案形勢,網上學習套件會持續更新;暑假及開學季會舉辦「防騙月」,向學生及社區宣傳;至於沙田警區去年在區內大專院校向內地學生及家長派發「香港警務處處長歡迎辭」及防騙貼士,今年會推廣至全港各總區主要大專院校。 針對「黑中介」以「保證簽證成功」為噱頭,並為不符合資格的人士僞造學歷或文件。入境處強調,不存在任何保證獲批的特別渠道,會嚴格把關所有申請。而申請程序和所需文件已經清晰上載處方網站,申請人不需要透過中介公司提交申請。 入境處近日亦留意到社交平台上有帖文指,只需要3000萬的加密貨幣,就能獲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。入境處澄清這是虛假信息,香港永久性居民資格的申請是根據相關法例處理,呼籲要提高警覺。

Share
Related News